這陣子開始讀朱宏章老師的《演員筆記30篇》,邊讀邊想給自己一些功課做。正因「探索」與「表達」的渴望,演員之所以成為演員,一來要對生活的變化感到熱情,對於內在感到無比的求知,如同看到一個劇本的角色,要先問「要做什麼?為什麼而做?以及如何去做?」從一個演員的我到角色的我之間的距離,是要仰賴生活中各式各樣的觀察與累積,最後實踐而成。這又關乎「表達」。

  從角色的外在形體模仿、語調、小動作等等,都是使人物從二維變成三維的條件,演員究竟有多想為角色發聲,就看舞台上的呈現入木幾分(至少目前我是這樣理解的)。這麼一說,做為一個演員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!因此,我想給自己一個長期觀察人的作業,這其實也是之前梁導在表演基礎訓練,給予的課堂練習──「人物觀察」。我其實很喜歡「觀察」這件事,有些看似瑣碎、無意義的行為、事件,裡頭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說。可能也剛好符合我好想像、喜歡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生活習慣吧!

  這是一件微小的事情,卻是一件即重要又長遠的訓練。如同練舞一定要筋開,筋開不一定能跳舞,但要會跳舞筋開是首要條件吧(至少我現在也是這樣認為的!)

  突然懷念起,高中每周通勤、往返彰化與斗南的日子。那時都是搭區間車,十分開放的車廂空間,而我如果不是不小心打瞌睡、念書背單字,最常做的是就是在不長也不短的一個小時中觀察人──或者是感受別人如何看待一個穿著彰女制服的高中女生。可能比較有長輩緣吧!那時,也有蠻多叔叔阿姨和我攀談,還依稀記得每段對話的片段。這些都是生活角色的獨白與揭露──向一個16、17歲,對於世界和人有著強烈好奇心,同時心中有很多想像異域的少女。當然現在也是!

  功課即將展開,沒有老師沒有批閱沒有分數也沒有比較,只有自己和那些被真實觀察到的人物,真真實實存在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